持續(xù)變瘦原來是賁門“開關失靈”
駐報全媒體記者 王捷 通訊員 吳芳芳
每天變瘦一點兒,是很多人的美好愿望。然而,持續(xù)變瘦的王女士卻非常痛苦。
都說民以食為天,但對于30歲的王女士來說吃飯成了一件難事。她不僅吞咽困難,一頓飯要吃很久,還多次發(fā)生食物反流嘔吐的情況。長期營養(yǎng)不良讓她瘦成了“紙片人”,時不時還感到胸骨后疼痛,四處求醫(yī),但收效甚微。
經人介紹,王女士來到駐馬店市中心醫(yī)院找到胃腸內科主任胡景嵐。檢查顯示,王女士食管腔內有大量食物殘留,食管管腔呈明顯擴張,食管末端及賁門呈持續(xù)收緊狀態(tài)。原來王女士患上賁門失馳緩癥。 人進食后,食物要先進入食管,然后再進入胃,食管和胃之間的括約肌具有收縮功能,相當于一扇門,叫做賁門。當人在吃東西時,賁門會自動打開,讓食物從食管進入胃里,不吃東西的時候,賁門會自動關上。
賁門失弛緩癥的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動,食管下段括約肌高壓和對吞咽動作的松弛反應減弱,以致食物不能順利進入胃。也就是說,賁門失弛緩癥患者吃東西時,賁門打開受阻,食物在食管里堆積,導致食管被堆積的食物撐大,就會出現(xiàn)嘔吐、食物反流、胸痛等癥狀。
經過醫(yī)療團隊的討論與分析,胡景嵐建議王女士進行內鏡下手術治療。完善術前準備后,由胃腸內科醫(yī)生馮鵬飛為王女士實施經口內鏡下食管括約肌切開術(POEM)。這是一種通過隧道內鏡進行肌切開的微創(chuàng)新技術。與傳統(tǒng)的手術相比,具有創(chuàng)傷小、操作時間短、費用低、恢復快等優(yōu)點。
術中,醫(yī)生首先在患者食管黏膜下層注射液體,然后沿黏膜下層分離,建立一條黏膜下“隧道”。隨后,在胃鏡直視下切斷食管環(huán)形肌,從而松解痙攣的食管下段括約肌。最后,用金屬鈦夾封閉開窗口,完成手術。
手術用時一個多小時,過程非常順利,術后第3天,王女士嘗試進食,吞咽困難、嘔吐等癥狀完全消失。
責任編輯:王捷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