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蔡問津臺前感懷
摘要:我擦了一把問津臺上的雪,望著從這里經過的寬闊筆直的106國道,想著每天過往的乘客,但凡至此,都會憑窗觀望這里的古跡,談論著子路問津的故事,嘆服著孔子的頑強精神,同情著孔子的不幸遭遇。
□ 齊云軻
當庚寅虎年的印璽即將蓋在黃牛尾巴上時,農歷己丑年臘月二十七上午,我頂著風雪來到了向往已久的子路問津處。
寒氣模糊了車窗,也模糊了我憑窗遠望的雙眼。我壯著膽子把車窗打開一條縫隙,一股寒風送進幾星雪末,使我不禁顫抖了起來,忙又關嚴了窗戶。當乘務員大喊“到站”時,我一躍而起、沖出車門,跳落到這塊久仰的古老厚重的土地上。這時,我極目望去,雪末在朔風中亂攪,田野在喧鬧旁沉寂。渡口里寒水沖破薄冰而行,渡口兩側,已經不見“岸柳涌翠,蘆花堆雪”的景色,也沒有了“商賈投宿,舟車云集,人聲鼎沸,燈火閃爍”的熱鬧,只看到正在冬眠的禾苗瑟縮著,偶爾發(fā)抖兩下,那是風雪的杰作。
問津臺上刻著五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子路問津處”。我上前伸出右手,輕放在字上,一股寒意從手指尖刺進手心,忙收回了手。稍停片刻,我又把手用力拍按在字上,雖寒意未減絲毫,但我的心中卻涌起一股暖流。我撫摸著石碑,仰望著它頭上的天空,風雪入目,我忙閉上了眼睛,淚水流了出來。我仿佛回到了2500多年前,即東周敬王三十年(公元前490年)的這一天,看到了年過花甲的孔老夫子領著幾個徒弟風塵仆仆地從楚國回到蔡國,至此汝河擋道,子路向正在耕作的兩個老農(長沮和桀溺)打聽渡口。兩個老農知道情況后,非但不告知,還將孔子一行人奚落了一番,之后“耕而不輟”。
孔子感慨道:“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夫子之言,令人感動,令人心酸。當時正值春秋末期,天下戰(zhàn)火紛飛、禮崩樂壞,君臣相疑、父子相殘,此是孔子所謂之“無道”。那又何謂“有道”?顯然應該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主施仁政、行王道,復禮樂、修經史,使人人知禮儀、志治平,正名、仁義、忠恕、知命??鬃铀枷氲暮诵钠鋵嵕褪且粋€字:仁。“仁者愛人”“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那如何才能達到或者說實現“仁”呢?孔子也找到了道路:禮。蔡元培先生認為,“據仁行禮,以禮達仁”是孔子使天下歸于“有道”的指導方針。可惜,孔子生不逢時,“仁政”之說當時不切時用,所以孔子四處游說、四處碰壁,還在我的故鄉(xiāng)——新蔡縣城南這一小小渡口遭人奚落。但孔子屢敗屢戰(zhàn),不放棄一絲匡國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機會,這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頑強精神作為儒家思想的一部分,乃至中華民族思想的一部分流傳至今,一直鼓舞著炎黃子孫頑強拼搏、自強不息,去奮斗,去抗爭,去打破桎梏,去創(chuàng)造奇跡!
我擦了一把問津臺上的雪,望著從這里經過的寬闊筆直的106國道,想著每天過往的乘客,但凡至此,都會憑窗觀望這里的古跡,談論著子路問津的故事,嘆服著孔子的頑強精神,同情著孔子的不幸遭遇。由此,我轉身退后,向問津臺拱手一拜,然后揚起頭來,任憑寒風刺骨、飛雪扎眼,欣喜地笑了,因為我仿佛看見了孔老夫子在天上正用殷切的目光看著我并笑著對我點頭……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