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出14億人份的水果?
摘要:(吐魯番沙漠中的葡萄園,攝影師@飛翔) ▼ 這與高效節(jié)水灌溉技術的應用密切相關 截至2018年 新疆有效灌溉面積中 超過50%實現(xiàn)了高效節(jié)水灌溉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滴灌 滴灌將水一滴滴準確送到植物根部 實現(xiàn)了水的精準調控 減少了浪費 (請橫屏觀看,新疆農業(yè)灌溉系統(tǒng)發(fā)展,制圖...
炎炎夏日
時令水果大量上市
一場水果盛宴開始在中國上演
按照往年的經驗
全國人民將在一年中吃掉
全球大約73%的柿子
68%的梨
67%的西瓜
58%的桃和李子
50%的獼猴桃
27%的柑橘
17%的葡萄
以及10%的芒果和香蕉
(中國部分水果產量占全球的比例,可大致視為消費量占比,制圖@張靖/星球研究所)
▼
巨大消費量的背后
是中國人全球無出其右的
水果種植能力
13.2萬平方千米的土地
被開辟為果園瓜田
相當于一個福建省的面積
(請橫屏觀看,廣東湛江徐聞縣年產菠蘿65萬噸,占全國1/3以上,號稱“菠蘿的海”,圖片源自@VCG)
▼
果園瓜田中
LED燈催花補光等
各種新技術不斷應用
加速提升產量
(廣西南寧的一家火龍果種植基地,萬盞LED燈同時亮起,場面壯觀,圖片源自@VCG)
▼
還有農民、科技人員辛勤勞作
水果產業(yè)從業(yè)人數(shù)
超過許多國家的總人口
(河北張家口的果農迎來了杏的豐收,攝影師@邱會寧)
▼
2018年
中國的農民與科技人員
一共種出了2.5億噸水果
占全球總產量的
31.4%
(海南文昌龍樓鎮(zhèn)全美村西瓜種植基地,數(shù)十輛重型卡車停在田間,將運走成千上萬箱西瓜,圖片源自@VCG)
▼
我們的祖國是花園
但在花開花落之后
分明就是誘人的大片果園
這些果園
是如何滿足14億蕓蕓眾生的呢?
01
產量之王
要種出供全國人民享用的水果
需要培育最高產的品類
三大“產量之王”
率先進入我們的視野
①
首先
是全國產量之王
西瓜
西瓜原產于非洲
含水量超過90%
廣泛的適應性
讓它在中國大江南北遍地結果
以“一瓜之力”
占據了中國水果產量的
25%
在春季低溫少雨的北方
人們在地表覆蓋一層薄膜
即地膜
便可以有效保持土壤的溫度、濕度
提升西瓜產量
技術簡單、成本低廉
(陜西西安秦嶺腳下村民種植地膜西瓜,攝影師@王警)
▼
即便是氣溫更低的東北
地膜也同樣有效
(吉林洮南黑水西瓜收獲,攝影師@邱會寧)
▼
因西瓜生長間距較大
中間會形成大量空地
在耕地有限的南方
農民們又發(fā)明了間作套種
通過麥-瓜-稻、麥-瓜-棉
以及油菜-瓜-稻等套種方式
不僅節(jié)約了土地
還提高了土地的耕作強度
增加收獲次數(shù)
(江蘇淮安盱眙縣淮河鎮(zhèn)沿河村,農民駕駛收割機在西瓜田里收割套種的小麥,圖片來源@VCG)
▼
在炎熱多雨的海南
人們建起大棚防止雨水侵害
更重要的是
全年高溫的優(yōu)勢
讓海南可以大力發(fā)展反季節(jié)西瓜
在冬季水果市場上占據不小的份額
(海南省??谑忻捞m區(qū)三江鎮(zhèn)大棚西瓜種植基地的田間,工人在采摘麒麟西瓜,圖片來源@VCG)
▼
除了提高產量
農戶們也不斷嘗試新的技術
提高西瓜品質
例如將西瓜像絲瓜一樣吊起來生長
四面見光透氣
可以塑造瓜形、增加甜度和抗病力
是為“吊秧西瓜”
(北京大興龐各莊的吊秧西瓜,圖片來源@VCG)
▼
憑借這些技術創(chuàng)新與廣泛的種植面積
中國的農民們種出了全球近70%的西瓜
(中國西瓜產量在全球的占比,制圖@張靖&鞏向杰/星球研究所)
▼
②
西瓜之后
柑橘類水果
作為南方產量之王登場了
其品種繁多
包括柑、桔、橙、柚在內
產量占中國水果總產量的
16%
柑橘類水果的果實類型
都以“柑果”為特征
即圍繞中軸發(fā)育多個囊瓣
囊瓣內富含汁液
(柑橘類果實結構示意,制圖@張靖/星球研究所)
▼
柑橘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
中國秦嶺淮河以南的大片區(qū)域
為其提供了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
當?shù)氐墓r
還用薄膜覆蓋即將成熟的果樹
營造出更適宜的小環(huán)境
防止寒潮、暴曬、雨水對果實的侵襲
(廣西陽朔金桔,攝影師@鄧飛)
▼
在廣西陽朔
薄膜覆蓋的面積如此之大
可謂漫山遍野
(廣西陽朔金桔,攝影師@鄧飛)
▼
在江西、湖南、湖北、重慶等地
從國外引種的臍橙迅速擴張
(湖北宜昌,秭歸縣兩河口鎮(zhèn)土珠廟村村民在轉運臍橙,圖片來源@VCG)
▼
這種橙子果大無核
因果皮有類似肚臍的疤痕而得名
(宜昌的臍橙,攝影師@李理)
▼
其中尤以江西贛州的贛南臍橙
最為知名
僅此一地便產出了
全球臍橙的17%以上
(江西贛州會昌縣珠蘭鄉(xiāng)雁湖萬畝臍橙基地,果農在分揀臍橙,圖片源自@VCG)
▼
③
南方是柑橘的天下
北方產量之王
則由溫帶水果蘋果擔當
20世紀80年代起
全國掀起“蘋果熱”
蘋果種植面積和產量突飛猛漲
(中國蘋果種植面積和產量變化,制圖@張靖&蘭澤玉/星球研究所)
▼
然而過快的擴張
導致果品質量的下滑
“蘋果熱”逐漸變成了“賣果難”
于是
蘋果的種植被集中到最為適宜的區(qū)域
即環(huán)渤海灣和黃土高原
兩大優(yōu)勢產區(qū)
位于黃土高原產區(qū)的陜西省
一躍成為蘋果生產第一大省
產量占到全國的四分之一強
(陜西富平蘋果種植,攝影師@李順武)
▼
環(huán)渤海灣優(yōu)勢產區(qū)
則以山東為代表
產量也接近全國的四分之一
(山東蒙陰縣,果農對蘋果進行分級,攝影師@高興建)
▼
擴張的風潮結束后
蘋果的單位產量和品質日益受到重視
優(yōu)質的蘋果新品種被不斷推廣
國光、元帥、紅玉等
產量高、果實大、品相好
僅紅富士一種的產量
就占蘋果總產量的70%
(山西紅富士蘋果,攝影師@亞明)
▼
今天的中國蘋果
占據了全國水果總產量的
15%
更是占到全球蘋果總產量的一半
(遼寧大連瓦房店蘋果,攝影師@邱會寧)
▼
就這樣
西瓜、柑橘、蘋果
三大產量之王加在一起
達到了中國水果總產量的
56%
然而如果僅僅這三類水果
中國果園未免單調乏味
全國人民多樣化的需求
催生了“其他水果”的異軍突起
其產量增長趨勢比三大產量之王
還要迅猛
(中國主要水果產量增長趨勢,制圖@張靖&鞏向杰/星球研究所)
▼
02
百果爭鳴
中國水果產量余下的
44%
由成百上千種水果共同承擔
它們雖然沒有西瓜柑橘蘋果那樣的種植面積和產量
但正是因為它們的存在
我們才有了更豐富的選擇
①
首先是廣為人知的傳統(tǒng)水果
仍在煥發(fā)生機
不斷產生新的品種
與蘋果同屬薔薇科的梨
是中國的傳統(tǒng)果樹之一
至少已有3000年的栽培史
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景象
在全國許多地方都能見到
(陜西禮泉縣梨和桃相間盛開,攝影師@李順武)
▼
而通過現(xiàn)代農業(yè)技術的加持
梨的新品種多達200余個
為了保護新品種、防止冰雹襲擊
果農們?yōu)樗茉O防雹網
有如波濤一片
(請橫屏觀看,山西隰縣玉露香梨種植基地,攝影師@亞明)
▼
另一種傳統(tǒng)水果
桃的新品種更是高達500多個
白桃、黃桃、油桃、蟠桃
北至遼寧、南至廣西、西至新疆
全國大部分區(qū)域均可栽培
華北是桃的主產區(qū)之一
河北的深州蜜桃、山東的青州蜜桃
北京的平谷大桃
都出自這里
(成熟的平谷大桃掛滿枝頭,攝影師@范記樂善堂)
▼
蜜桃在長江下游平原
適應了溫暖濕潤的氣候
演化出了水蜜桃
與北方硬肉桃相比
其甜度更高、果肉柔軟多汁
(江蘇省常州市雪堰鎮(zhèn)果農在分揀水蜜桃,圖片源自@VCG)
▼
顏色鮮艷悅目的柿子
也廣泛分布于全國各地
品種眾多
北方以陜西、河北、河南為主產區(qū)
(陜西富平尖柿,圖片源自@VCG)
▼
南方則以福建、廣西為主產區(qū)
廣西更是位列全國各省區(qū)產量之首
是第2名的兩倍有余
(福建永定柿子樹下曬柿餅,攝影師@劉艷暉)
▼
主要分布于北方的杏
規(guī)?;耘啾忍O果、梨晚了30-40年
增長卻十分迅速
目前97%的種植面積和79%的產量
都集中在西北、華北和東北
(山東棗莊陰平鎮(zhèn)石頭樓村的果農在杏園分揀鮮杏,圖片來源@VCG)
▼
南方特有的亞熱帶水果枇杷
其果實在春末夏初成熟
剛好補充此時水果的空缺
加上枇杷獨特的味道口感
逐漸受到更多人的喜愛
(貴陽市開陽縣南江鎮(zhèn)鳳凰寨果農在枇杷園收獲枇杷,圖片來源@VCG)
▼
其他亞熱帶水果
如荔枝、龍眼
年產量都可達上百萬噸
(廣東省茂名市高州根子鎮(zhèn)的果農采摘荔枝,圖片源自@VCG)
▼
楊梅
更是獨占世界總產量的98%
(浙江永康,采摘楊梅,攝影師@項新平)
▼
②
在水果消費升級的背景下
一些水果經過技術改良
以及從海外引進新品種
而身價倍增
頗受市場歡迎
薔薇科的櫻桃
果色誘人、口感多汁
以產量最高的山東省為例
甜櫻桃種植面積
從2000-2016年的16年間
增長了4倍有余
(貴州鎮(zhèn)寧馬廠鎮(zhèn)茂良村果農盧幫能在果園采摘櫻桃,圖片來源@VCG)
▼
草莓也同樣如此
在寒冷的氣候中
用溫室大棚、設施農業(yè)栽培
外觀漂亮、風味濃郁
成為市場上的明星水果之一
(吉林洮南草莓,攝影師@邱會寧)
▼
獼猴桃在改革開放之前
中國只有野生品種
基本沒有人工栽培
經過數(shù)十年間的新品種培育
紅肉、黃肉獼猴桃進入市場
逐漸引發(fā)了人們對該水果的好奇
到了2016年
年產量已經高達200多萬噸
(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劍河縣南明鎮(zhèn)大洋村采收獼猴桃,圖片源自@VCG)
▼
③
各種溫帶和亞熱帶水果
大大豐富了我們的水果選擇
但水果種類真正的爆發(fā)
則是因為熱帶水果的加入
(廣西龍州火龍果田,攝影師@尚昌平)
▼
原本熱帶水果生長周期短
成熟后極易損壞
香蕉一類的后熟類水果
還可以在成熟前采收、運輸
隨后再統(tǒng)一催熟
而更多熱帶水果則只能在當?shù)劁N售
(海南瓊海市塔洋鎮(zhèn)一家收購站民工正在搬運香蕉,圖片來源@VCG)
▼
改變的關鍵
在于低溫氣調貯藏技術的應用
通過低溫抑制果實的呼吸作用
調節(jié)氣體成分降低微生物的影響
使果實在經過長達40天的儲存后
仍能保持90%以上的好果率
再加上冷鏈物流的完善和普及
運輸成本也逐漸下降
種類多樣的熱帶水果終于走向全國
在水果店中風頭正勁
(江蘇南通冷鏈運輸,圖片來源@VCG)
▼
這大大刺激了中國熱帶水果的種植熱情
盡管中國熱帶區(qū)域面積不大
產出的水果種類卻多達300余種
除少數(shù)為中國原產
更多的則是外來戶
如來自南亞和東南亞的
芒果、椰子、菠蘿蜜
榴蓮、蓮霧、紅毛丹、山竹
來自美洲的菠蘿、百香果、鱷梨、番木瓜等
(廣東省茂名市的一棵菠蘿蜜,樹上密密匝匝結滿了大大小小的菠蘿蜜上百個,圖片源自@VCG)
▼
熱帶水果的產量也逐漸增加
菠蘿年產量可達160萬噸
芒果年產量可達200萬噸
香蕉年產量更是多達1300萬噸
(海南瓊海市博鰲鎮(zhèn)的農民在采摘裝運菠蘿,圖片源自@VCG)
▼
就這樣
中國人的果園完成了
從單調到豐富的變身
而現(xiàn)在
它還要完成全新進階
即覆蓋中國最遙遠的邊疆
03
邊疆遠征
當中國東部的居民
能夠購買到數(shù)量越來越多
種類越來越豐富的水果之時
在我國的大西北和青藏高原
水果版圖也在悄然擴張
新疆
距離海岸數(shù)千公里之遙
南側的青藏高原阻擋印度洋水汽
讓新疆大部分區(qū)域十分干燥
天山冰川和積雪的融水
幾乎是唯一的農業(yè)用水來源
(新疆拜城縣天山,攝影師@文興華)
▼
有限的水資源條件下
新疆的水果產量卻在迅猛增長
2000年還只有151萬噸
到了2018年已經增長到近10倍
即1497萬噸
新疆是如何做到的呢?
(吐魯番沙漠中的葡萄園,攝影師@飛翔)
▼
這與高效節(jié)水灌溉技術的應用密切相關
截至2018年
新疆有效灌溉面積中
超過50%實現(xiàn)了高效節(jié)水灌溉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滴灌
滴灌將水一滴滴準確送到植物根部
實現(xiàn)了水的精準調控
減少了浪費
(請橫屏觀看,新疆農業(yè)灌溉系統(tǒng)發(fā)展,制圖@張靖/星球研究所)
▼
依靠這些節(jié)水技術
在有限的水資源條件下
新疆的水果產量才有了如此大的提升
(新疆吐魯番的葡萄,攝影師@zjf119)
▼
此外
我們在新疆許多地方
越來越多地看到了成片的塑料大棚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巴潤哈爾莫敦鎮(zhèn)的溫室大棚,圖片來源@VCG)
▼
大棚之內形成了一個溫室
溫度、濕度、氣體組成
都通過人為調控保持在最適宜的水平
避免了雨水、霜凍和低溫的影響
新疆寒冷的劣勢被減弱
晝夜溫差大、光照資源足的優(yōu)勢
卻更加凸顯
這讓水果能積累更多糖分
口感比內地更好
吐魯番葡萄、庫爾勒香梨
葉城石榴、哈密瓜
以及無花果、夏特杏、扁桃
這些以品質著稱的水果
都來自新疆
(和田的葡萄,攝影師@尚昌平)
▼
許多新的水果也得以引種至新疆
不僅1年內可以多次結果
還可以將收獲期提早幾周至幾個月
大大提升了總體的產量
(在位于新疆烏魯木齊的溫室大棚里,工作人員正在采摘成熟的草莓準備上市,圖片來源@VCG)
▼
與新疆相比
青藏高原地區(qū)的環(huán)境更為惡劣
由于熱量嚴重不足
大部分區(qū)域并不適宜果樹生長
但是通過溫室大棚的建設
川西的理塘高原種起了草莓
(四川理塘高原草莓,攝影師@樊小喆)
▼
西藏的山南地區(qū)
種起了車厘子
(西藏山南車厘子種植大棚,攝影師@李珩)
▼
在拉薩的一些產業(yè)園區(qū)中
大棚升級為更加智能化的設備
全部立體化栽培
光、溫、水、肥、土均由電腦控制
除了西瓜、蘋果、梨、桃等傳統(tǒng)水果
還種植出芒果、香蕉、蓮霧等熱帶水果
(拉薩智昭凈土產業(yè)園熱帶水果區(qū)中的智能化溫室,攝影師@盧明文)
▼
當百果爭鳴的果園
覆蓋了中國最遙遠的邊疆
新疆的水果走向全國
豐富了全國人民的口味
青藏高原的水果則改善了
高原上以肉、青稞為主的飲食結構
這就是水果遠征的意義
04
尾聲
遠古時代
當我們的祖先
第一次被枝頭的碩果吸引
水果
這種特殊的食物
就一直伴隨著我們走過整個人類史
今天
我們將中國變成了
世界上最大的果園
(湛江市徐聞縣的菠蘿田,攝影師@夏宇)
▼
碩果累累
(山東青州市王墳鎮(zhèn)晾曬柿餅,攝影師@高興建)
▼
堆積如山
(洮南黑水西瓜,攝影師@邱會寧)
▼
金黃滿屋
(湖北省宣恩縣高羅鎮(zhèn)九間店村果農在分揀白柚,圖片源自@VCG)
▼
中國也成為
世界第一大水果消費國
食譜中的水果比例
從新中國成立時人均水果占有量僅3千克
到如今人均占有量高達184千克
(需要說明的是:水果生產運輸各環(huán)節(jié)的損耗也大,非直接食用部分也只占一定比例,所以實際人均消費量會比占有量要低。)
(下圖為浙江義烏果品消費市場,前來購買水果的市民絡繹不絕,圖片源自@VCG)
▼
與此同時
我們也應當注意到
中國的水果產業(yè)離現(xiàn)代化仍有距離
只有通過科技進步
改良品質、提升產量
不斷平抑成本
全國人民才能持續(xù)從水果中
汲取幸福的味道
這就是我們的果園
一個產量巨大、百果爭鳴的大果園
(吉林瓜農,攝影師@邱會寧)
▼
本文創(chuàng)作團隊
撰稿:張照
編輯:耿華軍
制圖:張靖
圖片:任炳旭、劉白
地圖:鞏向杰
審校:王朝陽、云舞空城
封面攝影師:邱會寧
【參考文獻】
1. 國家統(tǒng)計局年度數(shù)據,http://data.stats.gov.cn
2. 《中國農業(yè)統(tǒng)計資料2016》,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農村部
3. 武婕,《中國水果市場展望2019-2028》,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農業(yè)信息研究所
4. 吳敬學等,《中國西瓜產業(yè)經濟研究》,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13
5. 沈雋等,《中國果樹志》,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9
6. 趙政陽等,《中國果樹科學與實踐》,陜西科學技出版社,2015
7. 鄧秀新等,《果樹育種40年回顧與展望》,果樹學報,2019
8. 鄧秀新等,《果樹學科百年發(fā)展回顧》,農學學報,2018
9. 張娜,《新疆農業(yè)高效節(jié)水灌溉發(fā)展現(xiàn)狀及“十三五”發(fā)展探討》,農村水利,2018
責任編輯:吳蕾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