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相”說李斯
◇李道清
李斯生于公元前276年,卒于公元前208年,上蔡縣人。李斯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敏銳抓住歷史賦予的機會,向秦王獻統(tǒng)一六國之宏論,上《諫逐客書》之強國大計,有著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執(zhí)著精神;積極入世,主動進取的競爭精神;博愛仁義,為民爭利的務實精神;審時度勢,順應時代的創(chuàng)新精神。
在助秦王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后,李斯迎合了秦王嬴政重法輕儒的立國思想,被秦王嬴政委以大任。李斯不辱使命,把法家思想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在歷史上留下了閃光的足跡。
對李斯的歷史評價,集中體現(xiàn)在司馬遷所著的《史記》中。《史記》的觀點主導了后世史家對李斯的歷史定位。在司馬遷的筆下,李斯既是一個眼光敏銳的政治家,又是一個目光短淺的庸人;既有身居相位的無尚榮耀,又有腰斬咸陽的無奈凄涼;既有追求功名的壯懷激烈,又有厭惡爭斗的心灰意冷,是外似剛愎而內心游移的兩面派。司馬遷刻畫出來的李斯有七黑:“廁倉鼠論”,一之黑也;輔秦叛楚,二之黑也;“陰遣謀士赍持金玉以游說諸侯。諸侯名士可下以財者,厚遺結之;不肯者,利劍刺之”三之黑也;忌賢妒能,毒殺韓非,四之黑也;焚書坑儒,五之黑也;沙丘矯詔,六之黑也;《行督責書》,七之黑也。筆者作為李斯的故鄉(xiāng)人,讀史中越來越深切地感受到司馬遷對李斯的歷史功績評價不到位,人格評價有貶損。要客觀評價李斯的歷史功過,須從《史記》史料本身來認真分析。
一、史記的資料來源?!妒酚洝返馁Y料主要來自于三個方面:一是宮史。司馬遷世家做太史令,有接觸宮廷史料的便利條件。但是司馬遷小李斯131歲,這期間歷經幾次大的社會動蕩。阿房宮的熊熊大火歷經三個月而不滅,秦朝還有多少經史留存后世可資借鑒?加之他據《左氏春秋》《國語》《世本》《戰(zhàn)國策》及諸子百家等書,都是秦火“焚書”之余尚未經過整理校對的竹簡和木牘,不僅翻閱非常之困難,而且這些資料本身就有缺陷。二是游歷。司馬遷20多歲時,開始游覽祖國名山大川,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積累了素材,鍛煉了意志。但遺憾的是他沒有到過楚上蔡郡拜謁李斯故里,訪尋李斯故事。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把這些國家的貴族大戶遷到咸陽,這些六國舊貴族歷來對秦漢酷政從骨子里反對,有些譏語妄言經過150多年的訛傳,有可能被司馬遷片面采信。三是見聞。他雖然游歷了很多地方,但史料中沒見到他在游歷中所記的歷史掌故、見聞隨筆。我們現(xiàn)在搞調查研究都有記錄,回來根據記錄起草調查、考察報告,而司馬遷生活的時代記事大都是竹簡。如果司馬遷隨時記錄所見所聞,那要裝多少車竹簡?記憶一件事誰都能做到,但是記憶幾千年過往事物,誰能做到?所以他寫出的人物故事很可能是憑記憶、憑需要塑造而成。
二、《史記》是一部文學作品?!妒酚洝窂狞S帝開始到漢武帝時期,記錄了幾千年發(fā)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以及歷代產生的杰出人物,從皇室到貴族,再到平民百姓,無所不全,基本上每一章、每一節(jié)都是膾灸人口的文學著作。
首先,《史記》中有很多虛構的事件,如劉邦斬蛇、張良遇仙、陳勝卜魚丹書、李斯見鼠等。這些故事讀起來朗朗上口,吸引人、感動人、迷惑人。古人大多迷信鬼神,司馬遷本身也是星相大家,對鬼神敬畏有加,封建皇帝也需要神學迷信鞏固統(tǒng)治。作為御用的輿論家、封建歷史學家,也必須用鬼神之說為皇帝造勢。虛構的這些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讀性。
其次,《史記》中有很多頗具主觀色彩的人物心理活動刻畫。其中的很多傳記,文學色彩極其濃厚,濃到不僅可以當散文讀,甚至可以當小說、劇本的范本。比如李斯一出場就給予了一段鼠論,這一段心里描寫,司馬遷并沒有找到原始資料,也不在現(xiàn)場,但給予了那樣惟妙惟肖的刻畫,此時李斯的所思、所想、所說,無不在司馬遷的生花妙筆下活了起來。沙丘之變的一段描寫也是如此筆法,這種刻薄的對白、場景、環(huán)境渲染和心里活動刻畫,一無出處,二無注解,純粹是為了烘托人物和營造氣氛,是活生生的小說技法。
再次,刻畫李斯的形象是司馬遷的需要,這要從司馬遷的性格本質上說起。司馬遷是儒家學派代表,做官入仕的基礎條件比李斯優(yōu)越得多,但終受宮刑,這對有遠大理想抱負、躊躇滿志的青年司馬遷來說,理想與現(xiàn)實反差巨大。他恨天不開眼,世路艱難。他恨漢武帝不計世功、恨法家刑峻政酷,但他不敢言漢武帝一點兒不是,用卑躬屈膝換來茍延殘喘來寫《史記》。他必須找一個突破口,來發(fā)泄胸中怨憤。因為李斯是法家代表的忠實人物,輔助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李斯年輕時雖然不如司馬遷,但是最終位極人臣,而自己身受如此刑法,根絕了做官入仕的前途和理想。所以,他借漢承秦制的秦朝和秦丞相李斯來諷喻當朝法家政治制度的黑暗。司馬遷這一心理基礎決定了李斯的悲慘命運,李斯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被司馬遷寫成一個不為世人接受,也不為司馬遷接受的兩面人物。
三、“太史公曰”是個人觀點。司馬遷是史學家,但首先他是一個文學家,他對法家人物的態(tài)度有著感性和理性的矛盾,“太史公曰”四個字本身就代表了司馬遷自己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最鮮明、最直接的看法,賦予濃郁的個人色彩和個人情感。李斯忠于皇帝,一生踐行法家思想,李斯的仕途平順是司馬遷仕途夭折的活鏡子,所以李斯的性格不為司馬遷所接受。正因為如此,司馬遷對李斯這段歷史的記錄,大都是司馬遷憑好惡寫出的一個人物形象。由于對李斯的“七黑”刻畫,李斯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至今百口莫辯。
我們從兩個方面來分析,假如李斯的形象是司馬遷《史記》所刻畫描寫的那樣,那這七黑有多少是真實的呢?一是惡毒污人的“鼠相”之論。除了《李斯列傳》,沒有其他任何歷史資料記載。二是輔秦叛楚。良臣擇賢而事是當時的時代風潮。三是離間計本為戰(zhàn)略,以此扶秦立國無可厚非。四是害死同窗韓非,一個是統(tǒng)一天下,一個要弱秦存韓,弱秦存韓直接阻礙了秦國歷史車輪的滾滾向前,殺死韓非是秦國政治的需要。五是焚書坑儒的目的是要建設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在政治生態(tài)上容不得任何人非議政權,事件體現(xiàn)的是當時進步思想與反動思想斗爭的結果。六是沙丘之變,李斯客觀上被剝奪大權,失去自由,對遺詔之事一無所知,未必能與趙高訂立攻守同盟。七是《行督責書》,當時雖是丞相的李斯已有職無權,被趙高玩于掌上,對不理朝政的二世,對王公大臣的譏語,對自己見一次皇上還要受趙高欺蒙的恥辱,他茫然無計,幻想通過上書秦二世胡亥,反說了正話,違背了心愿,但事與愿違。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直言不諱地把問題簡單化,從研究歷史的角度出發(fā),不為尊者諱,不為賢者諱,不為敗者諱,直抒胸臆來表述剖析《史記》中表現(xiàn)出的虛與實、真與謬的兩個本質要素:文學色彩和感情色彩的主觀因素,創(chuàng)作時代背景及參考史料的客觀因素。
首先,司馬遷對大秦帝國由興而亡整個過程基本上是持否定態(tài)度的。秦以武力并天下,司馬遷認為是暴力。從他的世界觀來看,憑借這種方式來統(tǒng)一天下是不可取的。如荊軻刺秦王,他譽之為正義;韓非“弱秦”而亡,他憂憤難平;陳勝、吳廣相繼揭竿,他喜不自禁大加宣揚;秦滅亡時,他興奮不已。秦帝國由“暴”而興,以“暴”而覆,都在司馬遷的設計之內,他看透了秦的本質,包括秦始皇和李斯,他所看到的秦始皇是個暴君。以此類推,忠心輔助“暴君”的秦丞相李斯自然非忠臣。
其次,統(tǒng)治思想與治國理論與司馬遷相悖。司馬遷認為,李斯追隨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推行“以法為教、以吏為師”,以頻繁酷烈的戰(zhàn)爭實踐法家學說,促成了秦始皇許多勞民傷財、破壞生產、毀滅文化、殘酷壓榨剝削勞動人民的舉措出臺,是十惡不赦的專制主義罪魁禍首。漢武帝步秦始皇之后塵,自登基便從政治、經濟和思想上全面加強中央集權,強化法律和監(jiān)察,繼續(xù)削弱諸侯王勢力,酷吏治獄,屠戮豪強和百姓,形成大一統(tǒng)的政治思想和中央集權的治國理論,司馬遷從心里是抗拒的。
司馬遷時代的思潮是儒道互黜又互相吸收。黃老思想借助黃老政治暫領時代風騷,儒學在經歷自我改造后呈后來者居上之勢。這種思潮給司馬遷的思想打上了鮮明的印記,加之他的父親司馬談對儒道思想特別推崇。司馬遷鐘情于道家的基本思想,又是一個親儒追隨者,將儒道結合起來塑造了自己思想的個性特征。他雖然極力維護漢武帝的中央集權思想,但是要求皇帝和各級官員時刻將民為邦本、儒家德政作為最核心的執(zhí)政理念,這里儒家思想與法家思想遇到了激烈的碰撞,產生了強大的反作用力。所以司馬遷的筆下哪有法家人物的好果子吃呢!司馬遷不失時機抓住了這一機會,狠黑了李斯這個人物!
再次,時代造就英雄,時代也毀掉英雄。司馬遷縱為“良史之材”,無論當時社會多么和諧安定,畢竟他以個人有限的精力著述一部“私史”,難免會有疏略甚至自相矛盾之處,加之資料匱乏,很多內容因迷信而神話,因神話而失真,因失真而訛傳。所以擠出《史記》中的水分,還原歷史之真實,既尊重司馬遷這位卓越的史學家、文學家,又尊重“千古一相”的光輝形象,讓后人在一個真實的空間里去閱讀、品評真實的《史記》,研究李斯的同仁們責無旁貸。
李斯在中國的歷史中具有不可磨滅的劃時代意義。歷史將以實證明,人民將以心證史,他“千古一相”的歷史地位不可憾動。中國上蔡——這塊皇天厚土培養(yǎng)出的杰出人物光耀千秋!
責任編輯:郭永勤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