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勵五花八門、轉發(fā)明碼標價 新聞APP幫用戶賺錢?
摘要: 原標題:獎勵五花八門、轉發(fā)明碼標價 新聞APP幫用戶賺錢?“刷新聞賺現金”APP用“流量分成”賺錢本報訊(記者北夢原)“刷新聞賺現金”&ldq
原標題:獎勵五花八門、轉發(fā)明碼標價 新聞APP幫用戶賺錢?
“刷新聞賺現金”APP用“流量分成”賺錢
本報訊(記者北夢原)“刷新聞賺現金”“讀資訊賺金幣”“1億紅包,1元提現”……近期以來,一批號稱能幫用戶“賺錢”的新聞APP受到各界關注。憑借現金紅包、閱讀有獎和推廣返現等獎勵和補貼,這些APP熱度飆升、用戶增長迅速。然而,這種以現金換流量、甚至用低俗博眼球的盈利方式也引發(fā)了諸多質疑。
刷新聞真的能賺錢嗎?《工人日報》記者下載了一款此類新聞APP。首次登錄后,記者便收到了系統(tǒng)發(fā)送的1元紅包。注冊后系統(tǒng)又推送邀請收徒的信息,“首次收2位徒弟賺20元,當天即可提現”。
在賬戶頁面中,“每天免費搶1萬現金”“閱讀3分鐘得獎勵”“高溫補貼禮包”等獎勵信息不停滾動。系統(tǒng)還提供了新手任務和日常任務等獎勵:新手每天閱讀3篇以上新聞,可獲得200~1000金幣,優(yōu)質評論獎勵200金幣,分享到朋友圈獎勵90金幣……
獎勵五花八門,閱讀、評論、轉發(fā)均“明碼標價”,這是此類“刷新聞賺現金”APP的共同特點。在一些APP曬出的用戶收入排行榜上,記者發(fā)現用戶最高收入達95692.8元,但記者無法核實其真實性。
據媒體測算,如果單純刷新聞,用戶需累計閱讀5~8個小時新聞或者觀看十幾個小時視頻,才能掙到1元錢。想要賺錢,更快捷的方法是邀請收徒:為APP拉來的用戶越多、越活躍,獎勵就越高。
一位名叫“大白”的網友據稱在去年花費2個月時間為APP拉來了2000多名“徒弟”,拿到了3.6萬元的獎勵。
大量用戶在現金紅包和收徒獎勵的“誘惑”下,參與到“刷新聞賺現金”的游戲中。以某APP為例,其上線一年半后用戶達7000萬,日活躍用戶一度超過1000萬,在資訊類APP中增速第一。
然而,“野蠻增長”背后,以現金換流量、用收徒做推廣的做法引發(fā)了各界的質疑。
有律師表示,收徒推廣模式中,師傅、徒弟、徒孫構成了上下層級,師傅能從徒弟、徒孫處獲得收益,這符合傳銷的構成要件。
而對于現金換流量的做法,私募投資人李燦對記者表示:“其套路是以現金獎勵刺激流量擴張,再通過流量變現獲利。同時,巨大的流量還可以用來吸引融資、提高企業(yè)估值。”
“‘刷新聞賺錢’本質上是一種流量分成商業(yè)模式,這種規(guī)則設計將大量原本沒有相應信息需求和傳播需求的用戶轉化為廉價的流量貢獻者,從而迅速實現流量擴張。但用現金刺激出的流量是虛假的,其信息傳播也是沒有價值的。”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黨委副書記劉自雄表示,“刷新聞賺錢”模式已經違背了傳播倫理和行業(yè)規(guī)范。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