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棗花饃
摘要:□晚報記者 張麗麗還有10多天就是春節(jié)了,市民開始購置年貨,準備度過一個豐盛的節(jié)日。家住市十三香路中段的李慧也不例外。“今年,母親來我家過春節(jié)。我除了打算購
□晚報記者 張麗麗
還有10多天就是春節(jié)了,市民開始購置年貨,準備度過一個豐盛的節(jié)日。家住市十三香路中段的李慧也不例外。“今年,母親來我家過春節(jié)。我除了打算購買充足的年貨外,還準備多買一些面粉,讓母親教我蒸棗花饃,想想這事就特別有年味。”她高興地說。
喚起兒時的記憶
李慧今年38歲,老家是平輿縣鄉(xiāng)下的。小時候,她特別盼望過年,除了可以吃好吃的、穿新衣服外,還能跟著母親學習蒸棗花饃。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小時候,我非常喜歡玩面團。每當看到母親揉面蒸饅頭時,我總是湊過去玩面團。”李慧說,每次,母親都會阻止她,但只有蒸年饃時例外。
原來,李慧是家里的老大。由于春節(jié)前要蒸很多年饃,母親一個人忙不過來,便讓她幫忙。那時,在廚房燒火的妹妹特別羨慕她,因為跟著母親可以學習蒸棗花饃。寒冬臘月,雖然屋里燒著火,但是拿著面團的手還是會被凍僵,即便如此也不能減少她蒸棗花饃的興趣。
“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先蒸其他的年饃,最后才蒸棗花饃。蒸棗花饃是需要耐心和創(chuàng)意的。”李慧說,每次,母親會蒸3鍋棗花饃。這些棗花饃都是由不同造型的小棗花饃拼成的,有的像花瓣,有的像石榴,有的像金魚。不管什么造型,棗花饃上面必不可少的就是紅棗,紅棗點綴其間特別好看。
重拾久違的年味
“二十八,蒸棗花……我就是在這個習俗的伴隨下長大的。結婚后,我離開了母親。這一習俗也被漸漸遺忘了。”李慧說,成家后,她很少蒸饅頭。春節(jié)期間吃的饅頭也是從外面買回來的,蒸棗花饃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此次,母親要來自己家過年,她有了讓母親教她蒸棗花饃的想法。
李慧說,做棗花饃是個手工活。發(fā)酵好的面團,加入面粉反復揉捏,直到軟硬適中,然后開始做造型、上籠蒸。當掀開蒸饃鍋蓋時,整個屋子里散發(fā)著小麥和紅棗的甜香味,一個個棗花饃變成可愛的小胖子。此時,她最盼望的就是春節(jié)趕快過去,好吃那些好看的棗花饃。
“棗花饃蒸好后需要妥善保管,除夕當天會放到供桌上當供品,只有過完春節(jié)才能撤下來吃。”李慧說,蒸棗花饃是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習俗,是很多人過春節(jié)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承載著人們向祖宗表達的意愿,也代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傾注了制作者的辛勞和心意。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