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一区二区无码_中文字幕乱码熟女免费_一级中文字幕在线播放_直接看黄网站免费无码

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經濟 綜合資訊

觀察中國經濟要走出經驗主義誤

2016-04-17 14:52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df
發(fā)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訪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  觀察經濟現(xiàn)象的方法、理論偏好,往往會對觀察結果產生影響。近期,兩家國際評級機構下調了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引起廣泛關注。

——訪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

  觀察經濟現(xiàn)象的方法、理論偏好,往往會對觀察結果產生影響。近期,兩家國際評級機構下調了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引起廣泛關注。如何從理論的層面撥開悲觀論調的重重迷霧?如何看待當前改革中遭遇的來自增長和穩(wěn)定方面的挑戰(zhàn)?改革和增長、穩(wěn)定是不是真的存在不能同時實現(xiàn)的所謂“不可能三角”?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對中國經濟前景的誤判,往往產生于錯誤的觀察方法和偏頗的理論依據(jù)。我國正在推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無須過度倚重需求側的刺激政策,降低了金融風險,完全可以打破所謂的改革、增長和穩(wěn)定“不可能三角”。

  記者:有國際評級機構將我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中國經濟面臨的困難。如何從方法論的角度認識這些對中國經濟前景的誤判?

  蔡昉:中國在改革開放長達33年的時間里,實現(xiàn)了年均9.9%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是世界經濟發(fā)展史上的一個奇跡。當人們習慣于這種高速增長之后,對2012年以來中國增長減速,就容易產生疑惑。那些對中國經濟前景的誤判,產生于錯誤的觀察方法和偏頗的理論依據(jù)。一旦將這些認識中國經濟增長的錯誤方法論予以澄清,必將撥開重重迷霧,重新看到中國經濟前景的一片光明。

  宏觀經濟學本來是由周期理論和增長理論兩部分構成的,但是,專注于周期問題研究的學者往往缺乏增長視角。一些主流經濟學家習慣于把觀察到的經濟增長減速,作為需求不足導致的周期現(xiàn)象來進行分析,因此,他們往往寄希望于刺激需求的政策能夠扭轉經濟下行趨勢,而在增速下行的勢頭始終未能觸底的情況下,便會表現(xiàn)出過分悲觀的情緒。

然而,把這個方法論應用于觀察中國經濟增速的減緩,無疑犯了經驗主義的錯誤,因為中國經濟面臨的不是周期現(xiàn)象。我們可以從實際增長率與潛在增長率之間的增長缺口看這個問題。長期以來我國潛在增長率高達10%左右,如果有人認為中國經濟沒有發(fā)生任何階段性變化,潛在增長率仍然保持那個水平,目前實際增長率只有7%左右,則意味著尚未達到潛在增長能力,存在增長缺口。如果我們承認隨著發(fā)展階段變化,中國的潛在增長率下降了,則會看到目前的增長率仍然符合潛在增長率。

  雖然增長速度下降了,但是,沒有增長缺口就意味著不是周期現(xiàn)象,而是經濟發(fā)展階段變化的表現(xiàn),從高速增長到中高速增長是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作用的結果,是進入經濟新常態(tài)的特征之一。如果我們把世界各經濟體按照人均GDP進行排列,可以看到,經濟體從低收入到中等收入再到高收入,經濟增速遞減是規(guī)律性的現(xiàn)象。處在更高收入水平上的中國,與自身之前處在較低收入水平時比較,增速有所降低無疑是正常的。

  更應該關注的是,按照世界銀行的分組標準,中國無論是在2000年以前處于低收入水平階段時,還是在2000年至2010年期間處于中等偏下收入水平階段時,以及目前處于中等偏上收入水平階段(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時,其經濟增速都顯著高于同樣發(fā)展階段上各國的平均水平。

  因此,我們不應該從周期性、需求側著眼追求短期的V形反彈,從供給側認識新常態(tài),才會看到中國經濟政策定力之所在。

  也有國外經濟學家如巴羅教授,從增長視角觀察中國經濟減速。他們認為,中國長期的高速增長是一種趕超現(xiàn)象,是經濟增長趨同的成功案例,從趨同遞減假說出發(fā),不可能長期保持高速趕超,中國增長終將減速。這個一般性結論是不錯的。但是,由于他們的研究中缺少對中國獨特因素的分析,因此做出中國經濟增長率很快將降低到3%左右的預測,顯然是比實際情景要“悲觀”得多的預言,無意中助長了唱衰中國的論調和做空中國的打算。

  中國以往實現(xiàn)趕超型高速增長,原因在于改革開放消除了阻礙資源有效配置的體制性障礙,人口紅利得以釋放出來?,F(xiàn)在雖然增長減速,但中國經濟趕超的條件依然存在,我們對潛在增長率的預測并不支持上述預測,而是認為中國經濟仍然具有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底氣。并且,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挖掘傳統(tǒng)發(fā)展動能,培養(yǎng)新的發(fā)展動能,我們還可以收獲看得見摸得著的改革紅利,進一步提高潛在增長率。

  記者: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更多是供給側的結構性問題。是不是應該多從結構變化的層面觀察中國經濟?

  蔡昉:是這樣的。毋庸諱言,中國經濟也存在著自身的問題。然而,問題不在于增長的速度而在于增長的內涵,即存在著發(fā)展的“不平衡、不協(xié)調、不可持續(xù)”。符合經濟發(fā)展階段變化的減速,不僅沒有惡化這些問題,反而有利于解決此類問題。事實上,恰恰是在增長速度下行的同時,中國經濟以更快的步調走向更加平衡、協(xié)調和可持續(xù)的發(fā)展軌道。從結構變化來看,中國經濟前景非常美好。

  一個證據(jù)是經濟增長平衡性提高。從拉動需求的“三駕馬車”看,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從2010年的43.1%提高到2015年的66.4%,這5年的提高速度是2010年之前5年的5.2倍。第三產業(yè)發(fā)展加速,第二第三產業(yè)之間更加平衡,2015年第三產業(yè)產值比重首次過半,在過去5年中的提高速度是此前5年的2.7倍。此外,中國正在形成新的區(qū)域經濟增長點,一些中西部省份后起趕超,地區(qū)發(fā)展更加平衡。

  證據(jù)之二是經濟增長新動能加速形成。新常態(tài)下的經濟增長必然是一個創(chuàng)造性破壞的過程,即在傳統(tǒng)增長動能變弱的同時,新動能開始蓄勢而發(fā)。例如,有的國內智庫根據(jù)人力資本含量、科技密集度、產業(yè)方向和增長潛力等因素,識別出一些行業(yè)以代表新經濟,并構造了一個“新經濟指數(shù)”,發(fā)現(xiàn)該指數(shù)與傳統(tǒng)的采購經理指數(shù)并不同步,即使在后者呈現(xiàn)下行趨勢的情況下,新經濟仍然保持逆勢而上。又如哈佛大學等機構學者用“經濟復雜度指數(shù)”衡量經濟體的出口多樣性和復雜程度,中國該指標的全球排位,從1995年的第48位和2005年的第39位,顯著提高到2014年的第19位。

  三是經濟發(fā)展的分享性明顯提高。在政府再分配政策和發(fā)展階段變化的共同作用下,收入分配開始朝有利于勞動者和低收入群體的方向變化。居民收入提高速度快于GDP增速,農民收入提高速度快于城鎮(zhèn)居民。以不變價格計算,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差距于2009年達2.67∶1的峰值后,逐年縮小至2014年的2.40∶1,與此同時,全國基尼系數(shù)從2009年0.49的峰值下降為2014年的0.47。

  相反,如果過分強調需求側因素,應對政策就可能更多地青睞采取刺激手段。誠然,在新常態(tài)下,傳統(tǒng)增長源泉以一種急速的方式弱化,而新增長動力并不會自然而然產生,需要一定的時間培養(yǎng)。為了避免過急過陡的增速下滑,避免經濟波動和社會沖擊,宏觀經濟政策保持適度寬松,以維持經濟減速的平滑性是需要的。然而,一旦實行超過“補短板”限度的強刺激,試圖使實際增長率長期處在潛在增長率之上,則會加劇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不協(xié)調和不可持續(xù)問題,還會積累債務風險和金融風險。

  記者:最近,穆迪分析人員泰勒表示,中國確立并尋求的改革、增長和金融穩(wěn)定三個目標,不可能同時達到,終究要有所取舍,至少在一定時期內放棄其中一個。真的存在這樣一個“不可能三角”嗎?我國正在推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會對改革增長穩(wěn)定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蔡昉:穆迪分析人員之所以把三個目標割裂開,賦予其彼此獨立且對立的性質,也是由于因循了流行的觀察視角和方法,即把中國經濟減速看成周期性現(xiàn)象,把宏觀經濟刺激看成保增長的不二手段,因而未能抓住中國經濟面臨問題的本質。

  一旦我們從供給側觀察現(xiàn)象、分析問題和尋找出路,就會發(fā)現(xiàn),改革、增長和穩(wěn)定三者之間并不存在非此即彼或者此消彼長的關系。恰恰相反,正如三角形是力學上最穩(wěn)定的結構一樣,從供給側入手,正確選擇結構性改革方向和優(yōu)先領域、分寸恰當并精準地推進這些改革,既可直接達到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的目標,又有助于防范金融風險,實現(xiàn)經濟和金融穩(wěn)定。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性質,可以從其目標即提高潛在增長率來理解。有利于提高生產要素供給和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改革,即屬于此類改革,應該放在改革日程的優(yōu)先位置。例如,在勞動力總規(guī)模不再增長的情況下,提高勞動參與率是今后一個時期擴大勞動力供給的重要選擇。我們的分析表明,非農產業(yè)勞動參與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可以為潛在增長率贏得0.88個百分點的改革紅利;而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則可以贏得0.99個百分點的改革紅利。

  能夠增加勞動力供給、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從而提高潛在增長率的改革,包括以農民工市民化為核心的戶籍制度改革、著眼于降低企業(yè)成本和交易費用的體制改革和政策調整、從體制上拆除不利于競爭的進入和退出障礙等等。由于這類改革著眼于供給側,無須過度倚重需求側的刺激政策,降低了金融風險,因此可以打破穆迪臆想出來的這個所謂的改革、增長和穩(wěn)定“不可能三角”。

責任編輯:df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