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的碼頭
摘要: 歷史上駐馬店河道遍布、碼頭林立、千帆競發(fā)、萬船爭逐、忙忙碌碌、日夜不息,有些城市和鄉(xiāng)鎮(zhèn)就是因航運而誕生,因航運而盛極一時,是貨物集散地、經(jīng)濟中心。 地名
歷史上駐馬店河道遍布、碼頭林立、千帆競發(fā)、萬船爭逐、忙忙碌碌、日夜不息,有些城市和鄉(xiāng)鎮(zhèn)就是因航運而誕生,因航運而盛極一時,是貨物集散地、經(jīng)濟中心。
地名中就留有駐馬店航運發(fā)達的遺跡,如楊埠鎮(zhèn)、黃埠鎮(zhèn)、汝南埠鎮(zhèn),雖然退去了繁華外衣,但依然保持著“鎮(zhèn)”的架勢和威嚴,位列各縣之首。還有更多以“埠”命名的村莊,如蔡埠口、袁埠口、張埠口、李埠口、劉李埠口、趙李埠口、李大埠口、寺耳埠口、磨扇埠口等。埠者,碼頭也。
歷史的車輪滾動到今天,依然留有航運曾經(jīng)發(fā)達的痕跡。據(jù)統(tǒng)計,全省三百多座渡口中,僅駐馬店就占一百余座。
航運的發(fā)達,使小碼頭快速成長,發(fā)展成聞名于世的城市,比如汝南,就是水運催生的城市。歷史上兩次出現(xiàn)的 “汝半朝”現(xiàn)象,和發(fā)達的航運有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
斗轉星移,世事變遷,河水停止了奔騰的腳步,帆影飄逝了,船舶遠去了,碼頭廢棄了,航運消逝了,繁忙的場面只能在故紙堆里尋覓了。我不止一次站在碼頭舊址上,想象昔日的繁華,卻難以勾勒繁華的勝景,繁華沉進了河道深處,漸漸被人遺忘,甚至有些當?shù)厝艘驳四_下的土地曾經(jīng)是繁忙的大碼頭。
楊埠
楊埠位于平輿縣東12公里洪河岸邊,上可通上蔡、西平,下可達新蔡、入淮河、進長江,曾有“洙湖射橋廟兒灣,不如楊埠大鎮(zhèn)甸”之美譽。
便利的交通條件,使得楊埠的地位日益特殊。明嘉靖年間,因客商往來頻繁,輪蹄不絕,在洪河之上修一座石橋,明末戰(zhàn)亂,橋毀。清順治年間,汝寧府知府金鎮(zhèn),出面帶領民眾重修楊埠橋,眾民聞之欣喜若狂,紛紛來幫工,不計報酬,“群力不期而合,眾工不戒而勤”。大橋竣工后,更名為“治平橋”,樹碑于橋東南側,至今猶存。1943年,日寇鐵蹄踐踏國土,蹂躪同胞,國軍92軍騎3師為防御日寇,把中間第三孔炸毀。日本投降后,橋孔上棚上木板,填土罩面,以備當時之急。1948年秋,解放戰(zhàn)爭中,為防御國民黨部隊速進,又把第二孔炸掉,解放后,用水泥板鋪設橋面。1954年,按原狀修復,可通汽車。
抗戰(zhàn)時期,國民黨第92師騎3師、河南省第八督察區(qū)專員公署、汝南縣政府、汝南縣公安局等均駐于此,成為河南省第八區(qū)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文化中心。1947年,中共汝南縣委、縣政府設立于此。在過去幾百年里,楊埠水陸便利,經(jīng)貿(mào)興盛,槳聲燈影,儼然是繁華都市。
楊埠不僅僅是繁忙的碼頭,還是駐馬店四大關隘之一,稱為楊埠關。楊埠關扼守汝潁古道,是洪河交通要道,為蔡州東部屏障。關塞建于明成華年間,明、清為汝寧府東部大鎮(zhèn),設巡檢司,置巡檢官,派24名士兵駐守。
我多次經(jīng)過楊埠,沒有看出楊埠與其他集鎮(zhèn)有什么不同,翻閱史料時偶然得知,才重新打量楊埠,心生欽敬。
廟灣
洪河在這里拐過一個彎,由東西走向轉為東南,碼頭上寺廟林立,故稱廟灣。
古時,汝南至阜陽的官道經(jīng)廟灣,水陸便利,生意興隆,為汝寧府東四大集鎮(zhèn)之一。廟灣地處交通要道,“上通黃河支流,下合江淮注海,商艫鹽船多聚于此”。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清政府于此設巡檢司,建公堂班房,住官吏捕役,管理行市,征收賦稅。明末清初,有糧行13家、牲畜行3家、鹽行59家,其中永興糧行最大,有日進斗金之稱。廟灣客商眾多,人員稠密,廟宇拔地而起,先后建起了東岳廟、佛寺、基督教堂、清真寺、會館等。常駐廟灣的客商尤以山西、陜西、湖南和湖北居多,他們聯(lián)合建起了山陜會館,規(guī)模宏大,遠近聞名,成為山、陜兩湖客商的聚集場所。集市的繁榮,生活的富足,使民間藝術如火如荼開展起來,廟灣的玩龍、拉犟驢、踩高蹺、撐旱船等節(jié)目,頗具特色。
最有名的特產(chǎn)是“廟皮”。產(chǎn)于廟灣的羊皮,皮質柔軟、毛細密、彈性好、拉力強、油質適當。從明代起,“廟皮”就名揚海內外。新中國成立后,“廟皮”列為地方特產(chǎn),出口美國、日本、東南亞等國。
廟灣的興盛持續(xù)了幾百年,而航運一直堅守到上世紀70年代,直到不能行船才不得不中斷。有盛就有衰,世間至理。伴隨著洪河的衰弱,廟灣衰弱了,廟灣的航運衰弱了,廟灣的廟也衰弱了。我去廟灣的時候,廟宇殘破不堪,房屋年久失修,神像殘敗不全,無香火,也無香客,僅從空曠的院落、破敗的數(shù)十間房屋,依稀能辨別出昔日香火旺盛的熱鬧。
改革開放后,廟灣人紛紛走出去搞防水,做生意。聽朋友說,他們都發(fā)達了,成了老板,年關期間,廟灣街上小轎車往來穿梭,宛若大都市。
莫非,廟灣又尋回了舊夢?
射橋
射橋名稱的來歷與中國著名的神箭手養(yǎng)由基有關。
楚、晉兩國交戰(zhàn),晉國大將魏锜射中楚王的眼,楚王急令養(yǎng)由基回射,養(yǎng)由基一箭射死魏锜,帥倒兵潰,楚國大勝。養(yǎng)由基是平輿邑(今安徽臨泉)人,成語百發(fā)百中,百步穿楊,都出自于他,軍中稱他養(yǎng)一箭,言不消第二箭。到了宋朝,當?shù)厝嗽诿┖由辖颍驊涯铕B(yǎng)由基,取名射橋。
與射橋幾里之隔的古城村,曾作汝南郡治,轄37縣,疆域之大,南接湖北,東達安徽蒙城。歷史上出現(xiàn)過兩次“汝半朝”現(xiàn)象,前一次“汝半朝”正是郡治設在古城的時候。作為碼頭,射橋也另具特色,其他碼頭都臨汝河、洪河,射橋不臨汝、洪河道,僅是洪河的一道支流茅河,是例外。
射橋特產(chǎn)是白菜,稱“射白”,已有數(shù)百年歷史,棵大、根小、心實,涼拌熟食皆可,味鮮爽口,渾湯無絲。袁世凱執(zhí)政期間,當?shù)仨n氏舉人為他祝壽,送白菜一車。袁世凱品嘗后,甚為滿意。母親去世時,袁世凱特意派人來射橋買“射白”,供宴席用。袁為朝廷重臣,官場人物對他奉承有加,趨之若鶩,而韓舉人以廉價常見的白菜為賀禮,足見性格獨特,也為家鄉(xiāng)人民做了免費廣告。
我去過幾次射橋,沒吃過“射白”,可惜。不知現(xiàn)在還有人種植沒有。
黃埠
如果說上蔡縣黃埠是碼頭,不少人會一頭霧水,因為黃埠地處平原,四周沒河,何來碼頭?
時光倒流兩千年,黃埠可是響當當?shù)拇蟠a頭。黃埠地處汝河東岸,汝河和北汝河在此交匯。歷史上的汝河和北汝河合在一起叫汝水,與今天汝河的模樣有天壤之別。汝水發(fā)源于嵩縣,流經(jīng)伊陽、臨汝、寶豐、襄縣、舞陽、郾城,從西平入境,全長近700公里,水勢浩大,水面寬闊,是中原地區(qū)一條主要河流,臨汝、汝州、汝南、汝陽都是根據(jù)這條河而來。便利的水上交通凸顯了黃埠的特殊地位,西漢年間首設汝南郡,管轄疆域為歷代最大,轄37縣,后來的汝南郡、蔡州及汝寧府都不能與之相比,而汝南郡治就設在黃埠。距黃埠僅幾公里的蔡埠口,據(jù)說是孔子周游列國時的問津處,顏真卿曾手書“問津處”石碑一通,立于河岸邊,現(xiàn)不知所終。
滄海桑田、陵谷變遷,隨著汝河改道,水量減少,黃埠衰落了,僅僅留下了地名,依稀透露出昔日的輝煌。
黃埠再度聲名遠播是因為黃埠麻。明初,當?shù)厝藦陌不樟惨M麻種,在黃埠種植,特殊的氣候和土壤,讓麻質遠高于六安麻,故名“魁麻”,產(chǎn)于黃埠,又稱“黃麻”。黃麻種植最盛時期,以黃埠為中心,區(qū)域遍及上蔡、汝南、遂平三縣,方圓達百里。黃麻貿(mào)易市場也隨之繁榮,鼎盛時期每天收麻貨三十余萬斤,交易近萬宗。麻行旺盛帶動了許多行業(yè)繁榮,飯館林立,旅店密布,商戶往來不絕。麻市凌晨開市,三里長街燈火輝煌,客商摩肩接踵,購銷兩旺,報賬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黃麻運銷京、津、陜、鄂等二十多個省、市,解放后還出口到日本、朝鮮等國家。
有位親戚在黃埠,我曾數(shù)次深入黃埠農(nóng)村,見過紡麻場面,在村中空地上擺開場子,一端是紡車,另一端在近百米外用鋼釬固定在地上,紡車不停地轉動,亂麻擰成麻經(jīng)子,麻繩。紡麻的場面很熱鬧,大人們忙前忙后,孩子們跑來跑去,穿梭其中。勞動辛苦,勞動也快樂。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麻的需求量減少,黃麻種植面積減小,貿(mào)易迅速萎縮,黃埠又一次經(jīng)歷了由盛而衰的痛苦經(jīng)歷。多年前,表哥做成了一筆生意,賣給某煙廠一批麻繩,后來,再沒做成一次生意,改行了。
黃埠和上蔡人對麻有種特殊感情。臘月,我去訪親戚,見不少人趕集回去拿一把麻稈,頗為好奇,詢問得知,是結婚所用,不管娶媳婦還是嫁閨女,都要把麻稈點著,敲燒紅的犁鏵,圍轎圍車轉一圈,邊轉邊吆喝,驅鬼。麻在他們生活中和心里具有崇高地位,無可替代,許多人不信鬼神,依然用麻稈驅鬼神。
以前家家種麻,家家有麻稈,賤如糞土,現(xiàn)在卻要花十元八元買幾根麻稈,價格不菲。若干年后,也許花錢也買不到了。
塔橋
汝南埠 岳城 楊莊 關津 練村 遂平 汝南
打開地圖審視,上蔡縣城偏居西面,而塔橋處在上蔡縣中心位置。既為中心,又臨洪河,塔橋成為大碼頭也是預料之中。
塔橋不僅處在上蔡的中心,又處于洪河一半處,以塔橋為中心,向下可達洙湖、后劉、廟灣、楊埠,向上可達黃泥橋、東洪、西洪、華陂,再向上達西平縣境,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當然,讓塔橋聲名遠揚的不是水運,而是伏羲畫卦于此。伏羲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三皇之首,畫卦于蔡水之濱的蓍草臺上,即塔橋鎮(zhèn)白王廟村,后人在蓍草臺上建亭,名曰伏羲畫卦亭,亭畔建伏羲廟,奉伏羲像,人首龍身,今廟廢亭存。古人認為,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太極化生八卦的基本原理是樸素的唯物論,內涵博大精深,哲理宏奧,現(xiàn)代計算機就是采用八卦二進位的原理。
伏羲建都于淮陽,每年二月二到三月三有伏羲廟會,已延續(xù)近兩千年。廟會期間,來自國內外的華夏兒女祭拜伏羲,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最多的一天八十多萬人,創(chuàng)下了多項世界紀錄,被稱為最牛廟會。今年廟會期間,我去祭拜伏羲,見宏大場面,祭拜虔誠,回來后寫了長文《拜人祖》。
塔橋我去過多次,一直無緣參拜畫卦亭。幾天前,驅車冒雪去上蔡采訪,因在崇禮、蔡溝耽擱,到達塔橋時天已黑,再次無緣拜謁。我還準備去。
汝南埠不在汝南,在正陽。
汝南埠因在汝河南岸,故名汝南埠。汝南埠地處新蔡、正陽兩縣交界處,人多貨盛,市場繁榮,為正陽四大鄉(xiāng)鎮(zhèn)之首。汝南埠地理位置十分獨特,上游數(shù)十里,河道曲曲折折、彎彎繞繞、往復回環(huán),仿佛有意扭動腰身,展示柔美多姿的舞步。湍急的河水經(jīng)過多次回旋,流速慢了下來,緩緩而流,曲折向前,水深而寬,是天然的優(yōu)良碼頭,據(jù)《正陽縣志》記載:“汝南埠碼頭繁華,船只首尾相接長達數(shù)里,最多泊船萬艘”。
汝南埠三面環(huán)水,土壤肥沃,糧食蔬菜均高產(chǎn),無絲生姜遠近聞名。大蔥也有名,頸粗、白長、味道純正,當?shù)赜懈柚{曰:“西嚴店的白菜,汝南埠的蔥,要吃蘿卜到寒凍。”
汝南埠地理位置重要,南可經(jīng)大別山進鄂、皖,北可進入中原,歷來為兵家重地。最著名的一次戰(zhàn)役發(fā)生于1947年。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渡過了黃河、渦河、沙河、洪河,此時,蔣介石才如夢初醒,發(fā)現(xiàn)了大軍的真正意圖,急調十幾個師的兵力圍追堵截,在汝南埠周圍二十里修筑工事,企圖把劉鄧大軍消滅在洪河與汝河間,戰(zhàn)斗激烈可想而知。著名作家阮章競于上世紀80年代重走劉鄧大軍南下之路,寫了組詩《大軍之路》,其中的《強渡汝河》寫道:
惡云、苦雨,
后面,蔣宋追兵三個師;
阡陌、路曲,
前頭,堵道兇神三個旅。
隔著汝河,昂起炮口,
問大軍:敢不敢過河去?
……
劉鄧大軍在汝南埠越過汝河,進入大別山,掀開了大反攻的序幕。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彎曲的河道將汝南埠推向了輝煌的巔峰,也將汝南埠從輝煌的巔峰拉入低谷。1969年,汝河截彎取直,流經(jīng)汝南埠的汝河成了死河,汝南埠徹底退出了碼頭的舞臺。
我去汝南埠的時候,正是傍晚,河水清澈,碧綠寧靜,夕陽的余暉映照在河面上,波光閃閃。河面上沒有船,有橋,明臨路從橋上穿過,車很少,蕭條,努力想象,仍難以還原昔日的繁華。
岳城與岳飛有淵源。
據(jù)記載,岳飛率兵北伐,駐節(jié)于此,后人稱岳城。岳城緊臨汝河,明萬歷年間,始興集鎮(zhèn),糧食、釀酒、印染、首飾、牲畜、木材等店行林立,趕集者除本縣外還有不少新蔡、息縣、淮濱客商,航運發(fā)達,碼頭繁忙,是遠近聞名的物資集散地。
岳城緊鄰汝南埠,和汝南埠的命運一樣,隨著汝河改道,岳城的航運消失了,集市衰落了,成了正陽縣偏遠的集鎮(zhèn),南北東均被新蔡、息縣所裹挾,僅西面與正陽境相連,若懸于外的葫蘆。
楊莊碼頭是洪河唯一聯(lián)絡公路、鐵路干線的碼頭。建國后,楊莊碼頭承擔著西平、上蔡、平輿、新蔡、項城等地農(nóng)副產(chǎn)品、建材運出,煤炭、食鹽、木材、日用百貨物資的運出運入,是當時全市吞吐量最大的碼頭,也是有過正規(guī)客運的唯一碼頭。洪河貫穿西平東西部,連接五溝營、譚店、楊莊、呂店和西平縣城,楊莊處于洪河西平段中間位置,在全縣水運中的作用可見一斑。
但是,楊莊在西平縣排名不靠前,是鄉(xiāng)不是鎮(zhèn),奇怪。大凡在各縣水運中有突出地位的鄉(xiāng)村,多數(shù)都劃為了鎮(zhèn),在全縣占有重要地位,雖然水運衰弱了,停航了,但昔日的余暉,足以折射到今天,蔭澤數(shù)年,只有楊莊例外。
楊莊的名氣遠沒有下轄的村莊儀封、合水名氣大。
合水為洪溪河與滾河匯合處,故名合水,西、北、東三面環(huán)水,為一葫蘆島,以水為柵欄,又稱柵城,為水陸重要碼頭,西平八鋪之一,明代嘉靖年間,已經(jīng)是驛站了。滾河向上為舞鋼市,洪溪河向上為舞陽縣,滾河與洪溪河皆發(fā)源于巍巍群山中,向下流淌,在合水匯合后,始稱洪河。合水是洪河上第一座大碼頭,是連接山區(qū)與平原的重要碼頭,山貨、瓜果、蔬菜、竹木、牛羊等運出,食鹽、布匹、日用品運入,多在合水裝卸交易,從而造就了合水的興盛。合水貿(mào)易興盛,飯店、客棧、商戶、糧行、布匹綢緞行鱗次櫛比;關帝廟、觀音廟、玄武廟遍布。民國期間,曾置合水鎮(zhèn),是西平縣西部政治經(jīng)濟中心。1945年,汪精衛(wèi)的豫陜邊區(qū)公署司令部即設于此。古時候,合水有“八景”,如橋上橋,廟上廟。一座鄉(xiāng)村竟有八景之多,足見其繁華。有首詩這樣描寫合水:
三廟碼頭無閑時,四圍燈光夜不眠。五方客官來跡去,六門杯盞時難閑。
儀封的名氣更大。2500年前,孔子周游列國,曾兩次到儀封設壇講學,有一個小孩叫王三官,三難孔圣人,留下千古佳話??鬃釉趦x封播灑了文化種子,兩千多年來,儀封文化蔚然成風,尊孔重教之風弘揚光大。隋唐年間,這里便成為遠近聞名的戲曲歌曲之鄉(xiāng);明清時,儀封農(nóng)民畫和儀封虎譽滿鄉(xiāng)里;民國期間,申鳳梅、毛愛蓮、張秀卿等名角在儀封設帳演出,長達8年。現(xiàn)今,每年一度的大銅器表演,儀封表演隊更是不可或缺。今年春節(jié),我曾在楊莊鄉(xiāng)觀看大銅器表演,僅儀封就組織了幾支表演隊,足見大銅器受到鄉(xiāng)親們的喜愛。
楊莊鄉(xiāng)管轄兩個如此著名的地方,難免底氣不足。我曾查閱一本輯錄駐馬店集鎮(zhèn)的書,合水、儀封名列其中,卻無楊莊。楊莊的根基淺,在水運中發(fā)揚了重要作用,是暴發(fā)戶,洪河斷航后,連暴發(fā)戶也算不上了。
關津位于新蔡縣城南6公里,106國道西側。據(jù)《論語》記載,孔子周游列國,遇河受阻,恰逢長沮和桀溺耦而耕,便“使子路問津焉”,結果不僅沒有問著渡口在哪里,還受了一番奚落。后來,楚昭王路過這里,聽說了孔子使子路問津的事,為紀念這段著名的對論,下令在子路問津的地方修建紀念臺,并建祠于臺上。后毀于戰(zhàn)亂,今僅存殘碑一塊。
關于孔子問津的具體地點,歷來爭論不休,一說在河南柘城,一說在上蔡,一說在葉縣,一說在山東魚臺,但從孔子走的路線和當時對諸侯國的地理位置分析,應在新蔡縣的問津村。對孔子研究頗深的日本學者井上靖,1985年曾來此訪問。
從孔子問津以前,關津一直是汝河下游重要的碼頭,或許是駐馬店最早的渡口吧??谷諔?zhàn)爭爆發(fā)前,關津極度繁榮,商賈車船往來不絕,新中國成立以后,仍然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直到1966年,關津公路橋建成,關津渡口的歷史使命才完成。
我曾駕車數(shù)次從關津往返,從橋上通過,絲毫沒有感到特殊之處,也沒感到過河之難。有一次,車壞在附近,站在河邊發(fā)呆,遙想二千多年前的關津,河水豐沛,河面寬闊,河流奔涌,人是那樣渺小,微不足道,想過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練村碼頭創(chuàng)造了多項第一。練村鎮(zhèn)位于新蔡最東南,也是駐馬店最東南。汝河與小洪河在班臺匯合后,稱為大洪河,練村是大洪河上第一座碼頭,也是經(jīng)水路出駐馬店的最后一座碼頭,水位最深,能行最大船的碼頭,還是駐馬店最后退出航運的碼頭,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河道還在行船,碼頭還在發(fā)揮作用。停航后,上級撥付??钜话俣嗳f元,重修碼頭,疏浚河道,工程竣工后,復航的愿望未能實現(xiàn),深為遺憾。
如今,練村碼頭還在,河道還在,但沒有船,看不到船來船往,也沒有碼頭的繁忙,看不到裝貨卸貨的場面,頗有人去樓空的無奈和蒼涼。因種種原因,駐馬店航運一步步萎縮,終至于壽終正寢,練村是最后步入墳墓的不甘心者?;叵刖毚宕a頭的歷史,禁不住讓人聯(lián)想到英雄末路的無奈,從輝煌走向毀滅的悲壯。
練村碼頭的命運,是駐馬店航運的縮影,也是最頑強最悲壯的英雄。
遂平碼頭是一座年輕而短命的碼頭。
遂平坐落于汝河邊,河面寬闊,水量充沛,是不錯的航道,但不知為什么直到新中國成立前都不通航。遂平交通便利,有京廣鐵路和南北公路,貨物裝卸量極大,大量的貨物從鐵路上卸下來后,僅靠公路不能及時運走,造成大量貨物積壓。1957年,為緩解公路運輸?shù)木o張局面,汝河上游汝南至遂平段疏浚通航,成為向汝南、上蔡運送貨物的大碼頭。1961年,公路鐵路建設取得了快速發(fā)展,航運終止了。
遂平作為碼頭是短命的,如秦朝、如隋朝,曇花一現(xiàn),但遂平碼頭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fā)揮了巨大作用,就像秦朝統(tǒng)一中國,隋朝開通大運河,不會因為朝代的短暫而抹殺歷史功績。
汝南作為碼頭比作為城市的歷史悠久得多。
在一般人的眼里,汝南就是駐馬店悠久歷史的代名詞,一提到駐馬店歷史,立即想到了汝南。其實,這是一個誤區(qū),現(xiàn)在汝南城的歷史遠比很多縣城的歷史短,汝南郡治歷經(jīng)多次遷移,西漢在黃埠,東漢在射橋,西晉在信陽息縣,直到北魏才遷于今天的汝南城,但管轄范圍大幅度縮小了,遠不能和先前的汝南郡相比。
作為碼頭的汝南,郡治建在這里之前,已經(jīng)繁華了數(shù)百年,那時候還不稱為汝南,叫懸瓠城,因三面臨汝水,若懸浮的瓠瓜而得名。據(jù)《水經(jīng)注》記載:
河自東西下,屈曲而流,抱城三面,形若垂瓠,故稱懸瓠城。
自古及今,凡交通要道,多為兵家必爭之地,懸瓠城已發(fā)生過多次戰(zhàn)爭,公元363年、公元450年、公元466年、公元508年,均發(fā)生過大的戰(zhàn)爭,小戰(zhàn)爭更是不計其數(shù)。為人津津樂道的莫過于李愬雪夜入蔡州了。發(fā)生于汝南最著名的戰(zhàn)爭,是宋蒙滅金之戰(zhàn)。狂風暴雨般崛起的金朝,滅了遼國,滅了北宋,擄走了徽宗欽宗二帝,控制了中國北方大片地方,卻在懸瓠城結束了國運。
自從汝南作為治所以來,或為汝南郡,或為豫州,或為蔡州,或為汝寧府,再不曾離開過,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汝南作為重要碼頭,交通方便,上可溯多個縣城,下可通達淮濱,入長江,其地位無可替代。盡管一次次發(fā)生戰(zhàn)爭,汝南城一次次被毀壞,又一次次在廢墟上建立新城池,建設新家園,因為汝南城的水運樞紐作用、交通便利條件沒有碼頭和城市可以替代。
要知天下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看看汝南城的興廢,就知道駐馬店一半的歷史。
駐馬店的碼頭,遠不止以上幾個,還有不少鄉(xiāng)鎮(zhèn)、縣城的興盛與水運有關,比如泌陽、西平、后劉、東洪、西洪……可以列出一長串。從歷史的觀點看,水運的興盛、碼頭的繁榮對一個地方的影響是悠久的、深遠的,對那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人民,影響也深遠。
俱往矣,駐馬店現(xiàn)今沒有通航河道了,但代代與水運打交道的船民并沒有走下航船,頑強保持著船民的性格,他們順河而下,進入長江,繼續(xù)熱愛的水運事業(yè),并形成了相當大的駐馬店群體,購買了大噸位船舶,在長江上赫赫有名。據(jù)統(tǒng)計,河南航運在全國排前十名,而駐馬店航運在河南排第二名,駐馬店人購買的船舶噸位和數(shù)量均居第二名。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相信駐馬店的水運將再次繁盛。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wǎng))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駐馬店網(wǎng)”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wǎng)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wǎng)”。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wǎng)應有權益,否則,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wǎng)站、團體從本網(wǎng)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chǎn)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