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改革先驅”樊粹庭是天中人
摘要: 樊粹庭故居。 □晚報記者 李玉榮/文 閆宏偉/圖 人物檔案:樊粹庭,開發(fā)區(qū)關王廟鄉(xiāng)潘莊人,出生于1905年,1965年逝世。 自幼喜愛戲曲,14歲考入河南大學的前身&mdash
樊粹庭故居。
□晚報記者 李玉榮/文 閆宏偉/圖
人物檔案:樊粹庭,開發(fā)區(qū)關王廟鄉(xiāng)潘莊人,出生于1905年,1965年逝世。 自幼喜愛戲曲,14歲考入河南大學的前身——河南留歐美預備學校,并于1929年獲得文科碩士學位。樊粹庭用畢生的精力把豫劇從高臺帶進了劇場,從鄉(xiāng)村打進了城市,最終又把豫劇推向了全國,使其和京劇一樣成為全國大劇種之一,取得了豫劇200多年發(fā)展史上最大的飛躍。在他從戲的30多年里,先后創(chuàng)作、改編出《凌云志》、《義烈風》、《女貞花》、《王佐斷臂》、《劈山救母》等64部豫劇名著,成功塑造了劉芳、紅珠女、王佐、三圣母、楊滿堂等一大批藝術形象,被專家、學者譽為“豫劇改革先驅”、“現(xiàn)代豫劇之父”。
在駐馬店,樊粹庭這個名字知道的人不多,但在河南豫劇界,提起樊粹庭幾乎無人不曉。他被專家學者譽為“豫劇改革先驅”、“現(xiàn)代豫劇之父”。這個響當當?shù)娜宋锸邱v馬店市開發(fā)區(qū)關王廟鄉(xiāng)潘莊人。
日前,記者在關王廟鄉(xiāng)采訪時,潘莊西頭“豫劇改革先驅樊粹庭故里”的石碑引起了記者的注意。沿著這個線索,記者采訪了這位“豫劇改革先驅”的生前身后事。
自幼喜愛戲曲
“東屋、西屋、北屋,整個布局一點兒沒動。”昨天,在樊粹庭侄子樊明的帶領下,記者來到潘莊樊粹庭的故居——一個標準的四合院。由于長期無人居住,房屋有些破舊,但是原貌還在。村里的老人對樊粹庭的故事耳熟能詳。
村里80歲的樊凱告訴記者,1905年,樊粹庭出生于關王廟鄉(xiāng)潘莊潘北村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父親樊允襄曾是中學的國語教師。樊粹庭自幼喜愛戲曲。遇到村里唱大戲,哪怕是冰天雪地、烈日酷暑,他必看無疑。他還常常跑到幾里外的關王廟看戲,回到家里就給同齡人講解戲文,甚至自編自導。為此,他多次受到祖父的呵斥。
“很多時候,他在外看完戲回到家偷偷穿上母親或者奶奶的裙子在院里學人家唱。”樊凱說。由于樊粹庭自幼就受到了嚴格而良好的教育,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位能看出門道的戲迷。
1919年,樊粹庭考入河南留歐美預備學校。課余,樊粹庭依然對戲曲情有獨鐘。他和開封一些組織“同樂會”的京劇票友交上了朋友,而且學會了《空城計》、《獻西川》等幾出戲,在同學中很受歡迎。
雖然這時的河南留歐美預備學校已經變成了中州大學,但并沒有引起樊粹庭的興趣。他的心全在戲曲上,他想退學到北京學習京戲。父親知道樊粹庭的想法后,以死相逼??墒撬V情于戲曲的心并沒有泯滅,反而更加熾熱。他甚至出錢請戲班的人教自己唱戲。
1928年樊粹庭大學畢業(yè)后,應聘到河南省教育廳社會教育推廣部。而當時的戲曲電影、體育由教育廳管。從這時起,樊粹庭在河南各地負責巡回放電影,在放電影時,系統(tǒng)地考察了河南的戲劇。
當時的河南豫劇,沒有固定的舞臺,都是流動的草臺班子,藝人的生活貧困,且有吸毒等不良習氣,道具也非常簡單。樊粹庭把這一切牢牢記在心里。
在很多地方,人們都會看到,一位西裝革履的人,坐在普通的市民席上看戲。他那身打扮,特別顯眼。而且很多唱戲的和觀眾還注意到,此人看戲看得很仔細,有時還在本子上記些什么,但從未見他鼓過掌、叫過好兒。他就是樊粹庭。
脫離家庭做起了戲班“老板”
1934年,樊粹庭從教育界籌款1萬元,在“開封相國寺”、“永樂舞臺”舊址上建立起豫聲劇院,招募起了演員。他把以陳素真為首的“永樂班”和趙義庭為首的“三盛班”納入了豫聲劇院,而且制定了前臺制度和后臺制度,給舊戲班注入了新鮮血液。
“聽父親講,樊粹庭是家里的老大,爺爺為了不讓他學習戲曲,曾登報與他斷絕父子關系。”樊明說,樊粹庭對戲曲的入迷到了無法控制的地步。
正當豫聲劇院風靡全省之時,1936年,河南教育廳取消了社會教育推廣部,把樊粹庭調到三科當一個適用科員,加上諸多原因,樊粹庭忍痛把戲院賣了。他想擺脫教育界,想大膽地鉆到舊社會所謂的下等人中間。
樊粹庭于
樊粹庭離家出走之后,南下漢口、杭州、上海,北上濟南,對楚劇、京劇、越劇等地方戲進行認真考察和研究,用小本子記錄下自己對戲劇的感悟。
幾經輾轉,樊粹庭在河南商丘重新組織了一個戲班,做起了戲班的“老板”。由于當時日本侵華,國難當頭,樊粹庭為戲班取名為“獅吼劇團”。
1937年樊粹庭帶領戲班回到了開封,創(chuàng)作了《克敵榮歸》、《巾幗俠》等劇目,號召民眾同仇敵愾。
1938年5月日寇壓境,獅吼劇團不得不轉移到南陽。
1939年,獅吼劇團又輾轉到洛陽。獅吼劇團演出的都是樊粹庭創(chuàng)作和改編的新戲?!督韼絺b》、《柳綠云》、《滌恥血》、《霄壤恨》在洛陽場場爆滿,國難當頭之際,給群眾上了愛國課。
培養(yǎng)了大量的戲曲人才
后來,獅吼劇團前往西安三山戲院演出,樊粹庭編的《滌恥血》、《克敵榮歸》、《女貞花》等幾出大戲輪番上演,炮炮打響。獅吼劇團在古城西安的舞臺上能占據一席之地,憑的就是實力。當時獅吼劇團的主要演員是陳素真,樊粹庭根據陳素真的特點創(chuàng)作劇本,充分發(fā)揮了陳素真的藝術才能。
1942年,樊粹庭招收了一批河南流陜的難童,組建了“獅吼兒童劇團”。為了培養(yǎng)這些孩子,樊粹庭節(jié)衣縮食,高薪聘請京劇名演員徐碧云、韓盛岫等為學生上課。
樊粹庭獅吼劇團從1942年冬正式辦科班,到1954年先后招生了8次。1954年是獅吼劇團建團以來,招收學生最多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招收了36名學生。這些流浪的難童在樊粹庭的培養(yǎng)下,大都成了劇團的領導、導演、著名演員。
而這個時期樊粹庭又編導了《鶴歸樓》、《無敵樓》、《孫悟空大鬧花燈》、《江漢女》、《席永平》等新戲。1949年5月,西安解放后,樊粹庭率領全團迎接解放軍入城。而這年樊粹庭被選為西北文聯(lián)和西安市文聯(lián)副主席、市政協(xié)委員,河南省人大代表。
1953年10月,樊粹庭的劇團接到了赴朝鮮慰問人民志愿軍的任務。
創(chuàng)作改編了64部豫劇名著
1954年到1955年,河南掀起批判樊粹庭戲的浪潮。樊粹庭帶著劇團到鄭州演出,他想聽聽家鄉(xiāng)的觀眾對他作品和本人的評價。在演出之后,場內觀眾忽然高呼“樊粹庭到臺上來”。樊粹庭做好了挨批斗的準備,不料剛走到臺上 ,臺下便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樊粹庭的眼淚奪眶而出。
1965年是樊粹庭一生里度過的最后一個春節(jié)。當時,我國傳統(tǒng)戲曲被趕下了舞臺。
從1935年春第一部劇作《凌云志》問世,到1966年元旦逝世,樊粹庭創(chuàng)作改編了64部豫劇名著,其中不少作品被譽為“警世的杰作、偉大的悲劇”。
樊粹庭執(zhí)導上演了數(shù)百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豫劇,堪稱是豫劇產生200多年來第一位優(yōu)秀的劇作家,也是中國戲曲文化史上罕見的集編劇、導演、行業(yè)經營、戲曲教育、文化傳播于一身的全能藝術家、實業(yè)家和卓越的戲曲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
被譽為“現(xiàn)代豫劇之父”
河南省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著名戲劇理論家馬紫晨曾多次到樊粹庭故里潘莊考察,記者聯(lián)系上了馬紫晨。
今年83歲的馬紫晨說,他曾7次到潘莊,希望能為樊粹庭立碑,讓他魂歸故里,讓他的戲曲發(fā)揚光大,也讓后人記住這個偉大人物。他依然記得1954年和1965年,他兩次赴西安拜訪樊粹庭時的情景:分別時作為長輩的樊粹庭堅持送其到火車站。
馬紫晨說,為提高演出水平,數(shù)十年來,但凡有名家來西安演出,樊粹庭必不惜重金,讓對方留下絕活。像梅蘭芳、尚小云、馬連良、李元青、侯喜瑞等,都被他請去為獅吼劇團說戲。
馬紫晨說,
“河南大學多次為其召開研討會。前不久,河南省政協(xié)也召開了
為紀念這位傳奇戲曲人物,河南大學教授張大新歷時7年編校完成的大型戲劇文獻《樊粹庭文集》,由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發(fā)行。全書共300多萬字,薈萃了
市天中山大道西側學府花園南側將要開工建設的游園,就是以樊粹庭為主題的文化游園。
目前,樊粹庭雕像正在武漢大學進行雕塑。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